长春教育学院成立于1952年11月,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、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成人高等师范院校。学院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市委教育工委、市教育局党组的领导下,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,主要承担成人高等学历教育、中小学校(园)长教师继续教育、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咨询服务等任务,是全市校(园)长、教师成长的摇篮和区域教师教育、教育科学研究指导的重要基地。
长春教育学院前身是“长春市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”,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教师进修院校之一。1975年改为“长春市教育学院”。1988年更名为“长春教育学院”,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同志为学院亲笔题名。学院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144人,专业技术人员121人,其中教授16人,副教授45人,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3人。教师队伍政治素质高,业务能力强,年龄结构、职称结构、学历结构日趋合理。
长春教育学院位于长春市绿园区青萍路242号,环境优美,交通便利,配套完善,校园占地面积50.3亩,建筑面积2.7万平方米,拥有大型多功能报告厅3个、微机房2个、多媒体教室5间、教学研讨室7间及电教录播室、演播室、各学科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;学员住宿标准间198间,餐饮中心1个,有球类活动室、健身房、篮球场、排球场、羽毛球场等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,具备同时容纳1500人上课、1000人就餐、400人住宿的办学规模,能够满足不同类别培训和大中型会议需求。学院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实力的重要战略。校园已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、网络宽带达到1G,建有校园门户网站、校长教师培训管理平台、成人学历教育管理系统、电视电话会议系统。学院图书馆形成了以基础教育、干部教师培训为特色的综合藏书体系,拥有优质电子图书和中国知网大数据库资源,致力于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信息服务。学院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,精心打造文化育人体系。以展示发展历程,弘扬办学精神,传承校园文化为目标,推进校史馆筹建工作。
学院坚持“以师为本,管理立院,科研强院,服务兴院”的办学理念,秉承“崇德尚新博学敏行”的校训,以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、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,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,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,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,全面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。
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服务区域基础教育(学前教育),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,优化课程体系建设,完善教学管理体制,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办学效益的提高。学院适时调整专业布局,积极拓展招生领域,办学规模稳中有进,逐步形成了多层次、多元化的办学格局。目前开设16个本科专业、10个专科专业。多年来累计毕业生5万余人,为长春市乃至全省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。
学院以“覆盖全市、辐射省内、面向全国”为培训目标,助力国省培、立足市培、指导县市区和校本培训,年均集中培训中小学校长、教师两万人次,网络远程培训十五万人次。深入实施培训质量提升工程,启动实施了骨干校(园)长、专家型校(园)长、杰出校(园)长遴选和培养工程,农村校长“阳光工程”,“三百”工程,“名师牵手计划”,农村紧缺薄弱学科“种子”教师培训及“订单式”送课下乡等一批优质品牌项目,创新的培训模式、高质量的培训效果、高品质的培训服务赢得了参培学员的认可和社会同行的赞誉。学院高质量承接国培、省培计划项目及各类委托培训任务,广泛开展与省外的合作交流,培训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,辐射带动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显著。
学院不断加强科研能力建设,学术研究水平显著提升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课题5项,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5项,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1项。扎实开展全市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推广等学术活动,组织各县(市)区、市直属学校申报并立项评审“十三五”科研课题两千余项。学院主办的《长春教育学院学报》是中国知网、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学术期刊,RCCSE中国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类核心期刊,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。
学院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,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负责全市普通话水平测试,协办长春市语言文字工作、特岗教师招聘及教师资格证考试认证等工作。在近70年发展历程中,学院先后被授予“先进党组织”、“吉林省精神文明单位”、“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
展望未来,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,积极融入加快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战略,紧抓“四大板块”建设契机,加强顶层设计,聚焦主责主业,深化改革创新,凝练办学特色,打造培训品牌,强化内涵建设,全面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、社会影响力和综合办学实力,努力实现定位精准、特色鲜明、功能完善、业务多元的目标任务,做强校(园)长教师培训,做大成人学历教育,做优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,深入实施建设一流教育学院的发展战略,在推动长春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过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